將黃金存摺轉變成實體黃金吧!
如果和我一樣,資產配置中有部分比例配置了黃金,希望除了降低資產配置的總風險之外,也能有一個跳脫金融系統之外的保險港灣,那麼就讓我們的資產從銀行網站的餘額數字變成可以讓你牢牢握在手心的實體黃金吧!
在上一篇:【黃金存摺最常被忽略的注意事項】裡我們選擇了臺灣銀行開設黃金存摺帳戶,這篇將分享實際將黃金存摺裡的黃金換成實體的過程。
事前準備
我通常會先打電話去想要提領實體黃金的分行,確定有我想要的款式樣式,然後攜帶以下物品至現場領取實體黃金:
- 「現金」或是在臺銀的活存帳戶「有資金的存摺簿」
將黃金存摺中的黃金換成實體是要補差額的,可以用現金也能從臺銀的存款扣,不過也能從這裡看出(1)黃金存摺裡擁有的黃金還不是真正的黃金(2)實體黃金的最終實際價格會根據是轉換條塊、金幣、紀念幣或是大小重量而有不同。價格差別的來源就是因為實體黃金需要鑄造、精煉、保險、儲存及作業處理相關費用,要注意的是這個價個是浮動的。 - 黃金存摺存摺簿
- 原留印章

黃金存摺提領現貨申請書&黃金業務收據
到了現場,行員會請你填寫「黃金存摺提領現貨申請書」,以下是我在2011年5月13日到臺灣銀行新竹分行,將黃金存褶裡的93.3克轉換為3個一英兩(1英兩=31.1克)的「袋鼠金幣」所填寫的申請書,重點就是寫清楚規格(你提領的品項)還有數量,行員會寫應補繳的新台幣金額然後跟你收費,當時每一枚一英兩的「袋鼠金幣」需補繳新台幣3,179元。
結完補繳的金額後就會收到「黃金業務收據」,每一個實體黃金就會對應一張收據,所以我當天拿到3張(不過基本上如果是轉換成實體金幣,就是一樣的收據複印3張,但是銀行會蓋印戳),關於「黃金業務收據」需要留意的是:
底下是我在2019年4月15日申請轉換的幻彩條塊收據,台北的仁愛分行不是給「黃金業務收據」而是「臺灣銀行黃金回售憑條」,內容也有些不同,不過也是一塊黃金、一張憑條,憑條上有條塊號碼,然後都有分行的章、行員的章。
越晚,轉換實體黃金所需要的額外費用越貴
今天2023年4月14日,臺灣銀行網頁中的黃金牌價標示,若將31.1g的黃金從「黃金存摺」轉換為「袋鼠金幣」所需要的額外費用將是3,891台幣,比較上面的收據證明,兩年前2021年5月13日一樣的「袋鼠金幣」需要補的金額則是3,179台幣,提領實體的補繳款大漲了22%(美國同時間通膨大概是17%),但當然即便你選擇換2021發行的「袋鼠金幣」也得用一樣的「今日」差價。
結論
實體黃金就是那種當不需要的時候乏人問津,但當一但真正需要的時候,那就是所有人都會急需的資產。既然決定將黃金納入資產配置組合並長期持有,那麼我認為實體黃金將比虛擬黃金更能幫助分散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