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礦業股(Gold Mining Stocks)
Source

金礦礦業股

實體的黃金躺在保險箱中並不會自動幫你生小黃金出來,黃金ETF(Gold ETFs)也不會,但相比其他資產都會有所回報,例如股票就會定期給你配股、配息,即便是銀行存款也會有利息發放,那麼如果買入開採黃金的礦業公司的股票,邏輯上是不是當金價上漲了,這些公司的股票也會上漲,然後你又可能可以享有配息,好不快樂?

其實不是,投資礦業股股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了解你買的不是「貴金屬」,而是「股票」;投資一家企業的「股票」代表的是你投資的是這家企業的所有,包含員工的專業能力、探勘設備、開採設備、礦場的礦含量,當然還有管理層的能力,畢竟大多數的礦場都是處在治安或是政治環境相對嚴峻的地方。所有的企業都是這樣,股票的價格會因為很多事情的影響而有波動,例如貨幣政策或稅務政策的改變、石油價格調整影響運費、或是員工罷工引發的產量下跌,總之持有實體黃金跟買入礦業股票是兩回事,有好有壞。

很多人都對礦業公司不熟,即便是對大型基金管理人來說也是這樣,有些時候即便你足夠瞭解這個產業,並且做了對的決定,但也有可能損失,因為市場上的「大戶」對實際情形也不了解而做了不同決定。礦業股(尤其是探勘公司)很多時候就像樂透開獎,一群地質學家在一起開了一間探勘公司,搞定了當地法律後開始花錢到處鑽,透過鑽孔、分析、取樣,平均鑽了3000次左右才能找到一條能夠「商業化」的礦脈,「商業化」代表的是該礦脈開採的成本將小於收益,這涉及到了礦脈的密集度、地形地勢、地質環境等等(所以如果金價越來越高,之前找到但難開採的礦脈就會有利可圖了)。

2005年,加拿大的礦業公司Northern Dynasty Minerals獲得Pebble礦區的開採權,並宣傳其為全球最大的未開發銅金礦床之一。
該公司聲稱Pebble礦脈能夠提供數百年的採礦資源,並能夠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和財富,這是該公司的股價在2005-2007年上漲了205%的部分原因。

後來一些環保團體和專家對該礦區的環境和社會影響提出了擔憂。他們認為,該礦區位於阿拉斯加的河流和湖泊系統上,可能會對當地的漁業、野生動植物和原住民社區產生嚴重影響。此外,Northern Dynasty Minerals公司對該礦區所宣稱的可行性和經濟效益也受到質疑,到今天2023年Pebble礦區仍是未開採狀態。

這個產業的訊息並不是非常透明,很容易被炒作,常常會有誇大的消息說某某公司現在很便宜,展望很好等,到頭來是哄抬了價格再賣出自己的股份,或是花錢請部落客寫”發現史上最大礦脈”類似這樣的文章吸引人來投資。

金礦股指數&EFT

Barron’s Gold Mining Index(BGMI)

巴倫週刊(Barron’s) source

當討論到金礦公司表現時,一定會提到的是從1939年開始就有的Barron’s Gold Mining Index(BGMI)指數,這些是由巴倫週刊(Barron’s)搜集的資料,成分股是根據市值、交易量和其他與黃金採礦業有關的因素選擇的。該指數反映了世界整體金礦公司股票的波動性,尤其是1970年代之後,當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解體後,開始的停滯性通膨時期,BGMI的波動性開始變得劇烈。

從1971年美國尼克森宣佈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後,金價就像脫韁野馬開始上漲,這也帶動金礦公司股價衝刺,BGMI指數從1970的100點上升到1975的500點,大約花了6年成長400%,每年有30%左右的年化收益,但派對在1977年因為強勢美元而結束,BGMI跌到剩200點。如果有人因為損失了將近60%的資產而逃離戰場,那他就會錯過1980指數突破到1200的下一波狂歡。

類似的事也從2000年開始,當大家有錢都砸去科技股時,BGMI迎來新低點250點,之後一路上漲到2008年的1500點,8年年化報酬25%,然而又隨著08次級房貸危機掉到剩500點後又彈起,投資金礦股的這條路上到處就像是雲霄飛車。

Barron’s Gold Mining Index(BGMI)

費城黃金白銀指數(XAU)& Amex金蟲指數(HUI)& 紐交所Arca黃金礦業指數(GDMNTR)

費城金銀指數(Philadelphia Gold and Silver Index),代碼XAU,包括了30家和黃金白銀開採相關的企業股票,資料最早可以追朔到1983年,這個指數在費城證券交易所(Philadelphia Stock Exchange)被交易,指數的成分股需要被列在Nasdaq或是NYSE中,在根據它們的市值、流通量和其他相關因素而被選中。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個很相似的代碼XAUUSD並不是礦業股股票指數,而是代表在現貨市場中一盎司黃金的美元現貨價格(市面上的一盎司金條、金幣、裝飾則通常是這個現貨價格+加工費、通路費這些有的沒的)。

Amex金蟲指數-HUI是Amex Gold BUGS Index的代號,也是衡量黃金採礦公司股票表現的指數之一,HUI指數的成分股主要是北美地區上市的黃金採礦公司。與XAU指數不同,HUI指數的成分股不包括白銀採礦公司的股票。

指數GDMNTR是紐交所的Arca黃金礦業指數(NYSE Arca Gold Miners Index),包含了全球主要的上市黃金礦業公司,其中包括位於澳洲、中國等金礦公司公司,GDMNTR指數是一個總收益指數,它包括了黃金和銀礦業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化以及分紅或股息收益。它反映了持有指數成分股票的全面回報,包括股票價格變化和分紅或股息收益。

HUI & GDMNTR的成分股與權重-2023/04/06

ETF-VanEck Vectors Gold Miners ETF(GDX)&VanEck Vectors Junior Gold Miners ETF(GDXJ)

這年頭不論投資什麼都能用ETF,對台灣人來說方便好用,投資實體黃金本身有黃金ETF(Gold ETFs),而投資黃金礦業公司主要是VanEck公司提供的兩檔指數型ETF-GDXGDXJ(當然還有其他各種,族繁不及備載),GDX是追蹤全球黃金礦業股票表現的ETF,其持有的股票來自世界各地的黃金礦業公司(追蹤GDMNTR),GDX是規模最大的黃金礦業股票ETF;而GDXJ則是一個專注於追蹤小型和中型黃金礦業公司股票表現的ETF。GDXJ通常被認為是GDX的較小版本,但其收益和風險也較高。至2023年4月6日的資料,將GLD擺在一起看看:

ETF資產規模操作費用追蹤指數
GDX$14.8B0.51%GDMNTR
GDXJ$4.5B0.52%MVGDXJTR
GLD(規模最大實體黃金ETF)$59.9B0.4%

持有實體 vs 礦業股

買入實體黃金並拿在手中跟投資金礦股是兩回事,遇到的風險也是完全不同,例如收藏實體黃金要擔心家裡火災、買入礦業股票則怕礦區坍崩、工人罷工;實體黃金可以抗惡性通膨貨幣貶值、礦業股票則讓你不用擔心家裡遭小偷,普遍來看金礦股的波動更大。但若都是長期持有則可看下圖,把「一籃子金礦開採公司股票的指數」BGMI(2005年後用XAU接上)上黃金現貨價格,如果持平則代表金礦股跟持有實體黃金表現一樣好,若上升表示金礦股表現優於實體黃金,往下則代表實體黃金金價表現優於持有整體金礦股。

BGMI(&XAU) / Gold price source

長期來看大概只有1960年代金礦股表現明顯大於實體黃金金價,但這是當然的,因為1971年之前國際貨幣體系仍是布列敦森林體系,在這個體制下美國跟他的西歐盟友會想盡方法維持金價在每盎司35美元(金價不變),他們搞了一個倫敦黃金總庫(London Gold Pool)來維持金價,然而隨著美元持續貶值(超發在越戰、冷戰軍備競賽、對歐洲國家的美元支援等等)、通膨上升,美國與盟友逐漸無力維持35的金價,1971年隨著布列敦森林體系結束黃金價格開始一飛沖天,而且表現比礦業股更好。長期來說,關於黃金投資永遠都是那句話-If you can’t hold it, you don’t own it.

3room

作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