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形成 (How The Federal Reserve Was Formed in 1913)

1913年,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在經歷千辛萬苦、反覆修訂後,終於被美國國會通過,並於同年12月23日由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簽署通過,這項被認為是對美國金融體系最具有影響力的法案之一,創建了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聯邦儲備系統

1913年之前的體系(System before 1913)

在還沒有聯邦儲備法之前,美國銀行體系與歐洲銀行體系最大的不同,很大部分在於歐洲主權國家已經擁有中央銀行而美國則沒有。美國建國者吸取了獨立戰爭期間因為紙幣(大陸幣)氾濫而造成的嚴重通貨膨脹的教訓,且為了保護未來的各世代人民的財產不被濫發的紙幣給掠奪,他們將”只有黃金白銀可以當成貨幣寫進憲法(例如國家舉債只能以金、銀當作合法貨幣,法幣/紙幣不行),並且規定只有”國會“有權利鑄造國家貨幣(各州政府不行),實際上就是為了要限制貨幣的發行量,不讓各州政府無限制舉債、發行貨幣。

美國人民愛好自由且非常重視得來不易的的民主自由,對於”美國人是不是該擁有自己的央行“一直是非常有爭議的議題,很多人將”中央銀行”視為皇權的延伸,美國人發起獨立戰爭的導火索就是不滿殖民國-英國增加稅收,並認為若將聯邦政府的權利(發行貨幣的權利)授權出去是違憲的行為。

美國第一銀行(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1791-1811)

儘管這樣,小心翼翼的美國人還是有做一些嘗試,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做出了初步的貢獻,他於1791年成功地讓國會同意成立美國第一銀行,賦予其20年的權力,使其能夠發行貨幣、收稅等,並由當時總統喬治·華盛頓(當時還是第一任總統)簽名通過。註冊資本金為1000萬美元,其中200萬美元歸聯邦政府持有,800萬美元歸私人投資,美國政府僅能指定20%的董事成員,其他掌握在銀行家手中(說明美國第一銀行就不是100%歸政府所有)。

美國第一銀行的主要功能在:
1. 存放政府資金(包含收到的稅)。
2. 放貸給農業/工業/商業,並促進其發展。
3. 為1783年結束的獨立戰爭遺留下來的債務籌款。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Source
美國第一銀行發行的10美元
Sourc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1800年初,隨著債務逐漸減少,總統詹姆斯·麥迪遜認為美國第一銀行的存在已經失去必要了,於是就讓其在1811年隨著20年的合約到期而結束。

美國第二銀行(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1816-1836)

就在美國第一銀行結束營業的隔年,第二次獨立戰爭(1812-1815)爆發了,隨著戰爭的進行,政府承擔的債務逐漸加重,當1816年戰爭結束,總統詹姆斯·麥迪遜重新認識到中央銀行的重要性,以及他需要一個幫忙處理國家債務的單位,於是簽署了美國第二銀行的成立,同樣給它授權20年。第二銀行的註冊資本金是3500萬美元,在全美20個城市銷售第二銀行的股票,然而三周後仍然有300萬美元的股票無人購買,最後是由費城的銀行家史提芬·吉拉德將其剩餘的全部買下。(說明也不是100%政府擁有,也許且不被大眾看好,大眾也不想買央行的股權)。

美國第二銀行發行的1000美元
Sourc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儘管第二銀行的存在有助於經濟發展,第七任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森(任期1829-1837)仍然以違憲的名義否決了第二銀行的合法性,並且傑克森認為第二銀行的存在實際上是造成貧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安德魯·傑克森開除了一連串與他意見不合的財政部長,直到找來理念相同的羅傑·B·托尼,最後成功地阻止第二銀行的續約、摧毀了央行的存在,而第二銀行在失去央行的權力後於1841年倒閉。

安德魯·傑克森有一句台詞是:銀行正在試圖將我幹掉,但我會將它幹掉。

The bank is trying to kill me but i will kill it – Andrew Jackson

後來這位老兄被印在20美元的鈔票上。

1907美國金融大恐慌(Panic of 1907)

自從美國第二銀行被淘汰後,美國國內只剩一堆私人銀行,在沒有國家官方貨幣的情況下,這些銀行便發行自己的“銀行券”給當地人民當作交易的媒介使用。而這些銀行券之所以能夠當作貨幣流通,是因為這些私人銀行保證這些銀行券都有貴金屬支撐,人民可以隨時將這些銀行券跟銀行換取等值的貴金屬(黃金/白銀)。就是只要有一堆黃金,任何人都可以發行一種交易的媒介。

由於沒有適當的監管,再加上印刷技術的落後造成了偽幣的盛行,並且這些銀行券很容易發行超過其銀行所擁有的貴金屬存量,一旦遭遇當遇到景氣下滑,大家都會對銀行沒有信心,都害怕銀行倒閉自己的銀行券被廢紙,於是就通通趕緊拿去換成黃金白銀,因為銀行也根本沒有這麼多黃金白銀,結果就是倒閉,就又演變為更大的金融危機。

這樣的戲碼每幾年就要上演一次,直到1907年終於爆發了一場規模較大的銀行危機-1907銀行危機,說規模較大是因為當時位於紐約全美最大的銀行-Knickerbocker Trust在危機中倒閉了,這時候銀行家J·P·摩根站出來拯救了這場危機。基本上透過的方式就是招集很多銀行家、富人來為市場注入資金,支撐市場不讓銀行倒閉。這場危機總共持續了3周,過程中J·P·摩根曾告訴記者:當初大家要是還把錢放在銀行里就什麼事也不會有。(金融系統主要靠信用支撐。)

美國國會終於意識到不能總是靠有錢人來度過一次次的金融危機,於是在1908國會通過國家貨幣委員會 (National Monetary Commission)的成立,主要任務就是研究1907危機的解決方案,並且提供建議的銀行架構來預防,這個組織由參議員尼爾森·奧爾德里奇領導。

J. P. Morgan
Resource: biografiasyvidas

1913聯邦儲備法(The 1913 Federal Reserve Act)

從1908年到1911年共3年的時間,奧爾德里奇與委員會成員們走訪了英國、法國及德國,並參考他們的央行運作體系,回國後奧爾德里奇立刻安排休假並藉口規劃一場獵鴨之旅,實際上是偷偷邀請當時的大銀行家、工商業巨頭(這些人大概擁有當時美國的1/4的財富)到傑基爾島(Jekyll Island)進行一場不公開祕密會議,這些人花了9天的時間規劃出了一個關於美國中央銀行的構想計畫-”奧爾德里奇計畫”。

1912年這項計畫被送到國會引起很大的爭論,當時的民主黨黨內總統參選人曾表示:”大型金融機構都支持奧爾德里奇,這個計畫一旦通過,大銀行家們將控制我們的國家財政並控制一切!”

其中一個與會者弗蘭克·范德利普,當時的紐約國家城市銀行(現為花旗銀行)總裁在1935年的自傳中有寫到這段歷史:

儘管我認為對公司的事務進行更大的宣傳會對社會更具有意義,但在1910年末,我還是神神秘秘且偷偷摸摸地參加了一場聚會,我們當中沒有一個參加者覺得自己是陰謀家。相反,我們覺得我們從事的是愛國工作。我們正試圖設計一種機制,以糾正1907年恐慌而暴露出的銀行系統的弱點,而這項機制最終成為了聯邦儲備系統的實際概念。如果我們這群人聚集在一起並撰寫了銀行法案被大眾知道,那麼我們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將被浪費,因為該法案將沒有任何機會獲得國會的通過,但是,在國會中誰能起草一份健全的法案來解決我們所關注的銀行業問題呢?

 Vanderlip wrote in his 1935 autobiography “From Farmboy to Financier

這個計畫最終沒有被進行表決,主要是遭到掌控國會的民主黨強烈反對,原因是政府能夠掌控的部分太少,而華爾街的銀行家則權力太大。銀行家們不願接受失敗,於是修改了一些些內容,1913年一個幾乎一樣的計畫-”聯邦儲備法案”被送到了國會,但這次美國政府放棄了被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力,由上任9個月的新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簽名讓這份法案生效,透過份法案將憲法賦予的”鑄幣”以及”調節貨幣價值”的權力授權給這間非100%政府掌控的機構-聯邦儲備委員會(聯準會FED)。

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簽名通過聯邦儲備法案之後3年,奧爾德里奇與其夥伴的秘密獵鴨之旅才被公諸於世。

聯邦儲備法案的簽名儀式(坐在桌前的為總統威爾遜
Signing the Federal Reserve Act (Photo: Courtesy of Woodrow Wilson Presidential Library; Painting by Wilbur G. Kurtz)

後續筆記

為了防止週期性的金融危機,銀行家與政府官員在1913年創造了聯準會(FED)使其能夠調節市場中的信貸數量來化解危機,然而事實證明一直到今天(2020.6)美國還是持續面臨金融危機且一次比一次嚴重。

聯準會的建立也可以說是通貨膨脹的起點,而通貨膨脹也造成了貧富差距,美國建國先賢們的擔憂並不是隨口說說。1913聯準會創立的第一年,原本不需要繳所得稅的美國人變得開始需要繳交所得稅;隔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聯準會為了資助戰爭,根據聯邦儲備法,能夠將原本需要100%由黃金支撐的紙幣(美元)改為僅需要由40%支撐,就是說50美元到銀行現在只能換價值20美元的黃金,當然一直到戰後這項規定也沒有再被改回來。

1929爆發了美國人從沒見過的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不只有”Depression”,而是”Great” depression),這場大蕭條的影響擴及歐洲,德國馬克成為一堆廢紙,人民動亂也兼接導致了希特勒上台。聯準會創立之前也很多金融危機但都沒有像1929的大蕭條這麼嚴重以及影響深遠。1971年之後則是更大解放,總統理查·尼克森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兩者無任何關聯,之後美元由僅由美國政府的信用為擔保一直到今天。

1775-2012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在1913年聯準會創立之前物價幾乎沒有變化,1971年美元黃金脫鉤之後物價便一路狂升。

3room

作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