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衡盎司(Troy Ounce)

各種常見的黃金重量單位

當想要購買實體的黃金或白銀時,總是被一堆”單位”搞得滿頭問號,「台兩」、「英兩」、「盎司」,東方世界、西方世界各有各的玩法,最好的方法是通通換成我們熟悉的公制單位-公克。

台兩金衡盎司(oz.tr) / 英兩常衡盎司(oz.av)
37.5公克31.1公克28.35公克3.75公克
臺銀金鑽條塊國際上計算貴金屬的基本單位
各國流通式金幣的基本單位
例如牛排的重量10錢 = 1台兩

1金衡盎司(Troy Ounce, oz.tr)= 1英兩 = 31.1公克(g)
1常衡盎司(Avoirdupois Ounce, oz.av)= 28.35公克(g)
1台兩(Tael)= 37.5公克(g)
1錢 = 1/10台兩 = 3.75公克(g)

澳洲伯斯鑄幣廠的一金衡盎司(Troy ounce)「袋鼠條塊」(31.1g)
台灣中央造幣廠的「臺銀金鑽條塊」重一台兩(1 Tael)(37.5g)

騙子也會進步,千萬不要讓人用金衡盎司(31.1g)的價格賣給你常衡盎司(28.35g)的重量,這之間可是差了2.75公克。(以2023年4月份「黃金存摺」的黃金價格約每公克1,970元台幣,2.75克相當於5,417台幣。)

金衡盎司的由來

首先從克拉(Carat)開始,今天我們用克拉來衡量貴金屬的純度,例如我們說純金是24K金,Carat這個詞源是來自希臘語的Keration、阿拉伯語中的Girat以及意大利語中的Carato,最最一開始是用來衡量「重量」而非「純度」的單位。回到在沒有精確的度量工具之前,地中海的貿易商們就在使用小麥或是大麥的穀粒來作為重量單位,還有用一些樹的種子,其中最熱門的是用長角豆(Carob Tree)的種子,這種植物的果實就叫克拉(Carat)。

Carob Tree Source
Carob Tree Source
Carob Tree 果實 Soucre

克拉這種果實具有良好的「每顆都(幾乎)一樣重」的特性,而一克拉又大概相當於四粒「小麥(Grian)穀粒」的重量,於是小麥穀粒的重量-格林(Grian)就變成了量測重量的最小單位,到後來整個「金衡(Troy)」、「常衡(Avoirdupois)」的度量系統中的最小的基本單位就是格林(Grian)。

我們熟悉的單位就是毫克、公克、公斤、公噸這些稱為「公制」單位,換算都是以10的倍數來計算;而格林(Grain)、盎司(ounce)、磅(Pound)這些則稱為「英制」單位,換算常以4的倍數來計算。中文在翻譯時,直接將中國在用的單位直接加上「英」,例如過去中國人習慣用「兩」來秤重,就將英國的秤重單位稱為「英兩」、公制的「斤」就稱「公斤」。

現在的英制度量標準(British Imperial System)被精確定義在大英帝國1824年的帝國度量衡法中,這些系統主要是從中世紀的羅馬、凱爾特盎格魯撒克遜和各習慣性地方單位演變而來的,傳統名稱例如:磅(Pound)、英尺(Foot)和加侖(Gallon)等都被大英帝國延續使用,雖然單位名稱是一樣的被延續下來,其「值」則是隨著時間地點不同而有所差異。

關於「重量」的方面,1824年的帝國度量衡法將幾種常用於貿易的重量單位縮減成為「金衡」、「常衡」等度量系統,「金衡」使用在衡量貴金屬的重量,而「常衡」則用在衡量貨物重量等目的,常衡-Avoirdupois這個詞的意思是「貨物的重量」。

衡量系統盎司(Ounce)磅(Pound)
常衡(Avoirdupois)1常衡盎司=437.5格林1常衡磅=16常衡盎司=7000格林
金衡(Troy)1金衡盎司=480格林1金衡磅=12金衡盎司=5760格林

相傳最先開始使用「金衡(Troy)」單位的地方可能是法國的小鎮-特魯瓦(Troyes),特魯瓦是中世紀的商業中心,吸引了來自歐洲和英國各地的商人,在那裡的商人們將一盎司以480格林來計算,後來被普遍傳播稱作特魯瓦的盎司—「Troy」Ounce。

而關於盎司(Ounce)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盎司這個詞起源於羅馬共和國時期,當時羅馬人使用「青銅幣」(as)來標準化他們的貨幣體系,一塊青銅幣(as)等同於12塊的“uncia”,“uncia“在拉丁語中代表「十二分之一」,這個詞演變為是英語盎司Ounce的來源。

3room

作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