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息降息-聯邦基準利率(Federal Funds Rate)

打開新聞常會看到央行要”升息”或”降息”的新聞,一般理解是,”降息”基本上是央行要刺激借貸(因為利息降了)進而促進經濟成長的方式(大家更願意貸款消費、企業更願意投資設廠之類)。而升息則相反,是為了預防經濟成長過熱、物價漲過頭的預防手段。但所謂的”息”是到底指什麼跟什麼的利息呢?

2019年10月30日,聯準會FED宣布降息1碼(=0.25%),從原本的目標區間[2%-1.75%]下修到[1.75%-1.5%],透過FED的公開的文字紀錄能觀察,FED調降的是Federal Funds Rate,中文叫做聯邦基準利率。

In both July and September, we reduced the target rate [range] for the federal funds rate by ¼ percentage point, and we did so again today, bringing the range to 1½ to 1¾ percent.

Transcript of Chair Powell’s Press Conference October 30, 2019

準備金制度與聯邦基準利率

要瞭解聯邦基準利率,首先要瞭解”準備金制度“。美國央行FED透過法律規定,儲蓄銀行(或其他大型金融機構、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行等)不能將所有存款人的存款全部借出去,需要保留”一定比例”的金額以支應存戶提款的需要,而這個比例被稱作存款準備金率(Required Reserve Ratio),先假設是10%。

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ABC銀行收到的總存款是10萬元,而因為存款準備金率為10%,所以有10%是不能借出去需要留在銀行中,這個最低準備金就是10萬乘上10%即1萬元。(FED並不是嚴格規定每天銀行都要有足夠準備金,而是採兩周平均計算)。

總存款存款準備金率最低需要的準備金
ABC銀行100,00010%10,000

根據每家銀行的情況不同,有些銀行借太多出去或是被領太多錢導致準備金不足,而有些則有超額的準備金,於是這些銀行間可以互相進行隔夜借貸來滿足法律最低準備金的要求,這個銀行間彼此互相借貸的利息就叫做聯邦基準利率。(雖然名稱有”聯邦”,但其實是銀行彼此間借來借去,或是稱作Overnight bank lending rate。比較10年期國債利率或是房貸利率來說,Federal funds rate是一種”短期”利率。)

由此可知這個聯邦準備利率是兩家銀行互相協調的結果,並不是FED說多少就多少(所以FED只能說把目標訂在xxx範圍,而不是直接宣布利率是多少),但FED可以透過各種手段來影響聯邦基準利率(例如2008金融危機之前主要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來調整貨幣量)進而將聯邦基準利率控制在訂出的範圍內。

有效聯邦基準利率(From 1954)

聯邦基準利率的重要性

改變銀行間彼此借貸的聯邦基準利率,將會間接影響銀行向民間或企業放貸的利率。假設聯邦基準利率是1%,那麼銀行在放貸給企業或民眾時只要收取可能2%就將有利可圖,但若聯邦基準利率是10%,放貸時可能要11%才會有利可圖。

於是利率降低可以刺激企業借貸投資、提升生產力,也可以刺激民眾借貸買車、買房,進而影響包含就業、或是通貨膨脹等經濟指標。相反的利率升高則會減少市場上的貨幣量(例如吸引大家存錢在銀行),降低借貸進而避免通貨膨脹等。順序大概是以下這樣:

123456
聯準會設定聯邦基準利率的目標聯準會執行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是公開市場操作)。影響短期聯邦基準利率影響長期聯邦基準利率以及整體金融環境裡的其他金融商品利率影響個人、企業借貸決策達到聯準會設定該利率的目標(最大就業及物價穩定)

除了聯邦基準利率外,FED影響短期利率的工具還有貼現率(Discount Rate)。貼現率是銀行向FED借錢來應付準備金不足或是流動性等問題的利率,降低貼現率也能吸引商業銀行向FED借貸,貼現率將會被視作聯邦準備利率的天花板,因為若聯邦準備率高於貼現率,那需要借款的銀行就直接跟FED借就好了不需要透過其他銀行。

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前很少有銀行會像FED借錢,大多時候貼現率只是象徵性在那,只有金融危機時才開始活躍,危機過後又回到正常。

美國銀行通過貼現窗口向FED借貸量

3room

作者。

發佈留言